嫌韵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嫌韵』
拼音:xián yùn
注音:ㄒ一ㄢˊ ㄩㄣˋ
解释:即出韵。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。
古代诗词
清代.费墨娟.夜坐:「敲诗嫌韵险,拥卷爱宵长。」
清代.金墀.夜坐:「学诗嫌韵窄,拟句爱更长。」
明代.李良柱.镜林秋兴 其三:「敲诗嫌韵险,射覆引杯长。」
基本字义
嫌xián(ㄒ一ㄢˊ)
1、可疑之点:嫌疑。避嫌。涉嫌。
2、厌恶,不满意:嫌恶(wùㄨˋ)。嫌弃。讨人嫌。
3、怨:尽释前嫌。嫌隙(由猜疑而形成的仇怨)。
基本字义
韵yùn(ㄩㄣˋ)
1、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,即声母以外的部分,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,称“韵母”。如t幔睿绲脑夏甘恰搬ng”,hu幔睿绲脑夏甘恰埃踽ng”:韵文(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,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,包括诗、词、歌、赋等。区别于“散文”)。押韵。韵腹(韵母中主要元音)。韵脚(韵文句末押韵的字)。韵律(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)。
2、和谐而有节奏的:韵白。琴韵悠扬。
3、风度,风致,情趣,意味:风韵。气韵。韵味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