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庠塾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庠塾』

拼音:xiáng shú

注音:ㄒ一ㄤˊ ㄕㄨˊ

解释:《礼记.学记》:"古之教者,家有塾,党有庠。"后因以"庠塾"泛称地方学校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陈宓.和枢上人评诗:「和风扇寰宇,弦诵兴庠塾。」
宋代.杜范.挽陈汉英:「庠塾崇师道,乡闾重典刑。」
宋代.郑侠.观孔义甫与谢致仕诗有感:「艰虞免兵革,少小游庠塾。」
明代.刘崧.题耕读轩为吏部主事顾硕赋:「常怀战慄趋府署,岂有游歌到庠塾。」
明代.黄哲.洪范祠龙池祷雨获应答隐士刘文正暨邑中群彦:「郊坰悦童耄,庠塾庆衣冠。」

基本字义

xiáng(ㄒ一ㄤˊ)

1、古代称学校:庠序(古代乡学,泛指学校)。庠生。

基本字义

shú(ㄕㄨˊ)

1、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:塾师。家塾。私塾。

2、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。

相关汉字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