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舍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上舍』
拼音:shàng shě
注音:ㄕㄤˋㄕㄤˇ ㄕㄜˇㄕㄜˋ
解释:
1.上等的馆舍。
2.宋代太学分外舍﹑内舍和上舍,学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条件依次而升。见《宋史.选举志三》。明清因以"上舍"为监生的别称。
3.对一般读书人的尊称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:「江上舍前无此物,幸分苍翠拂波涛。」
唐代.顾况.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·采蜡一章:「腰藤造险,及有群蜂肆毒,哀呼不应,则上舍藤而下沈壑。」
唐代.李贺.送韦仁实兄弟入关:「我在山上舍,一亩蒿硗田。」
唐代.刘禹锡.酬湖州崔郎中见寄:「冯君虚上舍,待余乘兴行。」
唐代.韦应物.寄子西:「蓝上舍已成,田家雨新足。」
基本字义
上shàng(ㄕㄤˋ)
1、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2、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3、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4、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5、去,到:上街。
6、向前进:冲上去。
7、增加:上水。
8、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9、涂:上药。
10、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11、拧紧发条:上弦。
12、登载,记:上账。
13、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14、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15、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16、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其他字义
上shǎng(ㄕㄤˇ)
1、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基本字义
舍shě(ㄕㄜˇ)
1、放弃,不要了:舍己为人。舍近求远。四舍五入。
2、施舍:舍粥。舍药。
其他字义
舍shè(ㄕㄜˋ)
1、居住的房子:宿舍。旅舍。校舍。
2、居住,休息:舍于山麓。
3、谦辞,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:舍弟。舍侄。舍亲。
4、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:退避三舍(喻对人让步)。
5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