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食檗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食檗』

拼音:shí bò

注音:ㄕˊㄙˋ一ˋ ㄅㄛˋ

解释:
1.亦作"食蘗"。亦作"食蘖"。
2.服食味苦的黄檗。
3.比喻受辛苦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杂曲歌辞·生别离:「食檗不易食梅难,檗能苦兮梅能酸。」
唐代.耿湋.得替后书怀上第五相公:「庖人宁自代,食檗谬相推。」
唐代.韩偓.恩赐樱桃分寄朝士(在岐下):「霜威食檗应难近,宜在纱窗绣户中。」
唐代.孟郊.投所知:「且将食檗劳,酬之作金刀。」
唐代.戎昱.寄梁淑:「心思食檗何由展,家似流萍任所之。」

基本字义

shí(ㄕˊ)

1、吃:食肉。食欲。

2、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3、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4、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其他字义

sì(ㄙˋ)

1、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

其他字义

yì(一ˋ)

1、用于人名:郦食其(jī)(中国汉代人)。

基本字义

bò(ㄅㄛˋ)

1、〔黄檗〕落叶乔木,木材坚硬,茎可制黄色染料,树皮入药。简称“檗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哀梨蒸食 嗷嗷待食 八珍玉食 饱食暖衣 饱食终日 帮狗吃食 帮虎吃食 暴饮暴食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