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三牺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三牺』

拼音:sān xī

注音:ㄙㄢ ㄒ一

解释:
1.三只纯色的牛。
2.指祭祀用的雁﹑鹜﹑雉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五年》:"为六畜﹑五牲,三牺,以奉五味。"孔颖达疏引服虔云:"三牺,雁﹑鹜﹑雉。"一说指牛羊豕。

古代诗词

元代.杨维桢.三男词:「他日唐檀验后事,不知介葛闻三牺。」
宋代.李弥逊.和何斯举戒食牛:「三牺良可哀,一割傥未急,贪夫恣糜烂,粱稻委鹅鸭。」
元代.杨维桢.三男词:「他日唐檀验后事,不如介葛闻三牺。」
清代.钟大源.西汉定陶共王陵鼎歌:「雷纹篆带品莫定,六夔三牺名难详。」

基本字义

sān(ㄙㄢ)
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基本字义

牺(犧)xī(ㄒ一)

1、古代称做祭品用的纯色牲畜:牺牲(a.古代祭祀用牲的通称,色纯为“牺”,体全为“牲”,如“牺牺玉帛,弗敢加也,必以信”;b.为了崇高的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等,如“为祖国不怕流血牺牺”;c.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,如“他牺牺自己的休息时间,突击完成了任务”)。牺牛。牺尊(古代牺牛形的酒器)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挨三顶五 捱三顶四 捱三顶五 八难三灾 巴三览四 巴三揽四 白璧三献 半三不四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