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至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三至』
拼音:sān zhì
注音:ㄙㄢ ㄓˋ
解释:
1.三条原则;三项法则。
2.《战国策.秦策二》:"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,人告曾子母曰:'曾参杀人。'曾子之母曰:'吾子不杀人。'织自若。有顷焉,人又曰:'曾参杀人。'其母尚织自若也。顷之,一人又告之曰:'曾参杀人。'其母惧,投杼逾墙而走。"后以"三至"谓谣言多次传播,也会产生影响。
3.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,使敌困惫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早秋晚望兼呈韦侍御:「去国来几时,江上秋三至。」
魏晋.曹植.当墙欲高行:「谗言三至。」
唐代.钱起.送李明府去官:「谤言三至后,直道叹何如。」
元代.王恽.玉漏迟 前一篇怀旧:「岁梦者,为不肖拜命前后,凡梦三至其处。」
元代.王恽.蝶恋:「仆二十年间,三至乡里,慨然有离索之叹。」
基本字义
三sān(ㄙㄢ)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基本字义
至zhì(ㄓˋ)
1、到:至此。自始至终。从古至今。至于。以至。甚至。
2、极、最:至少。至亲。至交(最相好的朋友)。至诚。至高无上。至理名言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