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扫竹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扫竹』

拼音:sǎo zhú

注音:ㄙㄠˇㄙㄠˋ ㄓㄨˊ

解释:方言。大扫帚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池上清晨候皇甫郎中:「深扫竹间径,静拂松下床。」
唐代.包佶.秋日过徐氏园林:「扫竹催铺席,垂萝待系船。」
宋代.黄庭坚.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:「小僧知令不凡材,自扫竹根培老节。」
唐代.张籍.赠姚合少府:「为客烧茶灶,教儿扫竹亭。」
南北朝.庾信.幽居值春诗:「开园扫竹林。」

基本字义

扫(掃)sǎo(ㄙㄠˇ)

1、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:扫地。

2、清除,消灭:扫雷。扫盲。扫荡。一扫而空。

3、全,尽,尽其所有:扫数(shù)。

4、低落,丧失:扫兴(xìng)。

5、描画:扫描。扫眉。

6、迅速横掠而过:扫射。扫视。

7、结束,了结:扫尾。

8、祭奠:扫墓。祭扫。

其他字义

扫(掃)sào(ㄙㄠˋ)

1、〔扫帚〕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。

基本字义

zhú(ㄓㄨˊ)

1、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
2、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
3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闭关却扫 闭门却扫 闭门扫轨 闭门扫迹 笔扫千军 纲常扫地 风驱电扫 淡扫蛾眉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