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停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三停』
拼音:sān tíng
注音:ㄙㄢ ㄊ一ㄥˊ
解释:
1.三成;三部分。
2.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﹑中﹑下三段,称三停。见明李淳《大字结构法》。
3.相法术语。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,称上中下三停。三停齐等为福相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李从周.抛球乐:「冷地思量著,春色三停早二停。」
宋代.刘埙.贺新郎:「韶色三停今过一,只淡黄杨柳装愁思。」
清代.方文.三月十九日作:「南徐郭外三停棹,北固山头独怆魂。」
宋代.王洋.因与伯氏同一僧话武夷事作诗追寄之:「时当恢台积氛雾,一日三雨时三停。」
宋代.白玉蟾.赠相士岳鬼眼:「十常九事未如意,一满三停属甚科。」
基本字义
三sān(ㄙㄢ)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基本字义
停tíng(ㄊ一ㄥˊ)
1、止住,中止不动:停止。停产。停学。停职。停顿。停刊。停战。停业。停滞。
2、总数分成几份,其中的一份:十停儿有九停儿是好的。
3、暂时不继续前进:停留。停泊。
4、妥当:停妥。停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