僧祇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僧祇』
拼音:sēng zhǐ
注音:ㄙㄥ ㄓˇㄑ一ˊ
解释:
1.梵语阿僧祇的省称。意为无数,无量。
2.波斯语zangī的译音。泛指南海土著种族。或指非洲东海岸黑种人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释遵式.十六观经颂·下品中生:「若有众生犯众戒,盗取僧祇三宝物。」
宋代.释重顯.三宝赞其三·僧宝:「苾蒭草馥僧祇后,玳瑁盂传古佛先。」
宋代.白玉蟾.悟空寺:「迷则僧祇悟刹那,遍将此事勘禅和。」
清代.黄遵宪.锡兰岛卧佛 其六:「将来僧祇劫,普渡胥安康。」
宋代.释慧温.五位 其四:「兼中至,不历僧祇超十地。」
基本字义
僧sēng(ㄙㄥ)
1、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,梵语“僧伽”的简称:僧侣。僧尼。僧人。僧众。僧俗。高僧。
基本字义
祇zhǐ(ㄓˇ)
1、正、恰、只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胡逝我梁,祇攪我心。”三國•魏•曹丕《煌煌京洛行》:“多言寡誠,祇令事敗。”
其他字义
祇qí(ㄑ一ˊ)
1、地神。說文解字:“祇,地祇,提出萬物者也。”如:“神祇”。
2、安心。《詩經•小雅•何人斯》:“壹者之來,俾我祇也。”鄭玄•箋:“一者之來見我,我則知之,是使我心安也。”
3、大。《易經•繫辭下》:“不遠復,無祇悔。”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