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塞口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塞口』

拼音:sāi kǒu

注音:ㄙㄞㄙㄞˋㄙㄜˋ ㄎㄡˇ

解释:犹塞门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法振.别卢使君归故栅村:「塞口竹缘空戍没,潮头沙拥慢冈成。」
唐代.高适.睢阳酬别畅大判官:「榆关夜不扃,塞口长萧萧。」
唐代.高适.同吕判官从:「塞口连浊河,辕门对山寺。」
唐代.韩愈.石鼎联句:「--刘师服直柄未当权,塞口且吞声。」
唐代.卢纶.送张郎中还蜀歌:「塞口云生火候迟,烟中鹤唳军行早。」

基本字义

sāi(ㄙㄞ)

1、堵,填满空隙:堵塞漏洞。塞尺。塞规。

2、堵住器物口的东西:活塞。塞子。

其他字义

sài(ㄙㄞˋ)

1、边界上险要地方:要塞。关塞。塞外。边塞。塞翁失马。

其他字义

sè(ㄙㄜˋ)

1、义同(一),用于若干书面语词:闭塞。阻塞。搪塞。塞责。顿开茅塞。

基本字义

kǒu(ㄎㄡˇ)

1、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(亦称“嘴”):口腔。口才。口齿。口若悬河。

2、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口。

3、出入通过的地方:门口。港口。

4、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(多用作地名):古北口。喜峰口。

5、破裂的地方:口子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挨山塞海 拔本塞原 拔本塞源 蔽聪塞明 蔽明塞聪 闭门塞窦 闭门塞户 闭明塞聪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