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三衙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三衙』

拼音:sān yá

注音:ㄙㄢ 一ㄚˊ

解释:
1.宋代以殿前司﹑侍卫亲军马军司﹑侍卫亲军步军司掌领禁军,谓之"三衙"。
2.三回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黄庭坚.次韵奉答吉邻机宜:「千里折冲深寄此,三衙虚席看除谁。」
元代.许有壬.沁园春:「闲宫好,判园丁牧竖,一日三衙。」
宋代.张公庠.宫词:「三衙扣杖一声喏,只是朱衣略揭帘。」
宋代.刘过.谒郭马帅:「兄弟各三衙,父子步武随。」
宋代.刘过.题禾川飞英疏荣阁:「三衙新统帅,六馆老宗师。」

基本字义

sān(ㄙㄢ)
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基本字义

yá(一ㄚˊ)

1、旧时官署之称:公衙。衙门。衙参(cān)(官吏到上司衙门,排班参见,禀白公事)。衙役。

2、唐代皇帝前殿:“元和十五年正月……群臣始朝于宣政衙”。

3、排列成行的事物:槐衙。柳衙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挨三顶五 捱三顶四 捱三顶五 八难三灾 巴三览四 巴三揽四 白璧三献 半三不四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