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三千牍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三千牍』

拼音:sān qiān dú

注音:ㄙㄢ ㄑ一ㄢ ㄉㄨˊ

解释: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"朔(东方朔)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"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。三千,极言其多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陆游.雪夜有感:「青衫曾奏三千牍,白首犹思丈二殳。」
宋代.陆游.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:「公车三千牍,字字岌飞动,气力倒犀象,律吕谐鸾凤。」
宋代.刘一止.念奴娇:「三千牍就,看君归奏文石。」
宋代.毛滂.水调歌头:「三千牍在,玉殿何日赐清闲。」
宋代.苏轼.次韵子由送千之侄:「闭门试草三千牍,仄席求人少似今。」

基本字义

sān(ㄙㄢ)
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基本字义

千(韆)qiān(ㄑ一ㄢ)

1、数目,十个一百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仟”代):千周(无线电波频率单位)。千克(即一公斤)。千米(即一公里)。

2、喻极多:千里马。千言万语。千钧一发。千虑一失。千锤百炼(①喻多次斗争考验;②喻对诗文做多次精细修改)。

3、见“秋”字“秋千”。

4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牍(牘)dú(ㄉㄨˊ)

1、古代写字用的木片:文牍(公文)。尺牍(书信)。案牍。

2、古代乐器名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挨三顶五 捱三顶四 捱三顶五 八难三灾 巴三览四 巴三揽四 白璧三献 半三不四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