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颡泚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颡泚』

拼音:sǎng cǐ

注音:ㄙㄤˇ ㄘˇ

解释: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"其颡有泚,睨而不视。"赵岐注:"颡,额也。泚,汗出泚泚然也。见其亲为兽虫所食,形体毁败,中心惭,故汗泚泚然出于额。"后因以"颡泚"表示心中惭愧﹑惶恐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苏轼.次韵潜师放鱼:「疲民尚作鱼尾赤,数罟未除吾颡泚。」
清代.梁启超.赋示校员及诸生:「愧傣每颡泚,畏讥每慑魄,冗材惮享牺,遐想醒梦蝶。」
清代.梁启超.寄赵尧生侍御以诗代书:「坐是欲有陈,操笔则颡泚。」
宋代.高斯得.编局:「大理得拜陶,汝曹应颡泚。」
宋代.陈造.送曹器远从使虏:「周原咨度使尘飞,汉官威仪渠颡泚。」

基本字义

颡(顙)sǎng(ㄙㄤˇ)

1、额,脑门儿:稽颡(古代一种跪拜礼,屈膝下拜,以额触地。居丧、请罪、投降时行之)。

基本字义

cǐ(ㄘˇ)

1、清,鲜明。

2、出汗。

3、用笔蘸墨:泚笔作书。

其他字义

zǐ(ㄗˇ)

1、泚水,古水名,在长沙

相关汉字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