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三史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三史』

拼音:sān shǐ

注音:ㄙㄢ ㄕˇ

解释:魏晋南北朝以《史记》﹑《汉书》﹑《东观汉记》为三史。唐开元以后,因《东观汉记》失传,乃以《史记》﹑《汉书》﹑《后汉书》为三史。见清钱大昕《十驾斋养新录.三史》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崔沔.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:「庶尹陪三史,诸侯具万方。」
唐代.齐己.酬九经者:「九经三史学,穷妙又穷微。」
唐代.沈佺期.饯唐郎中洛阳令:「一台推往妙,三史伫来修。」
元代.王冕.漫兴 十四:「对客论三史,令人愧六朝。」
唐代.殷文圭.赠池州张太守:「绛帏夜坐穷三史,红旆春行到九华。」

基本字义

sān(ㄙㄢ)

1、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2、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基本字义

shǐ(ㄕˇ)

1、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,亦指记述、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:历史。通史。断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学史。史诗。史部(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,包括各类历史著作)。史坛。史评。史前(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)。史不绝书。

2、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:太史。内史。

3、古代官职:刺史。御史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挨三顶五 捱三顶四 捱三顶五 八难三灾 巴三览四 巴三揽四 白璧三献 半三不四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