狮子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狮子』
拼音:shī zi
注音:ㄕ ㄗ
解释:
1.猛兽名。体大雄壮,身毛呈棕黄色,尾端生丛毛。雄狮颈部有长鬣。产于非洲和亚洲西部。捕食羚羊﹑斑马﹑长颈鹿等动物,吼声很大,有"兽王"之称。
2.指狮子补。
精选例句
1、钟情于狮子的梅花鹿,必定为爱而死。
2、如果老虎、狮子、袋鼠、天鹅等动物也能立法,也推行法治,恐怕同样会对人类斩尽杀绝。
3、假若吴承恩是最后改定者,既然的缺陷都未曾予以修正,出现文殊菩萨坐骑狮子两度下凡作怪这种漏洞,又怎能断言是百回本改定以后又出现的新差错呢!
4、然而,在寂寥的荒原中发生了第二次变形:精神变成了狮子,它要为自己夺得自由,做自己沙漠的主人。
5、细雨霏霏间,一头毛驴驮着一位身穿天青色道袍的中年人逶迤过了铁狮子胡同,径往和亲王府后街的小巷,来至一小户人家门口下了毛驴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西凉伎:「西凉伎,假面胡人假狮子。」
元代.冯尊师.沁园春 呜鹤余音卷三:「石狮子,敢胡言貉语,说地谈天。」
宋代.葛长庚.贺新郎:「且捏个,小狮子。」
宋代.黄庭坚.不俗轩耐闲轩颂:「棒打石狮子,论实不论虚。」
宋代.黄庭坚.戏赠曹子方家凤儿:「拣芽入汤狮子吼,荔子新剥女儿颊。」
基本字义
狮(獅)shī(ㄕ)
1、哺乳动物,雄的脖子上有长鬣,多产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(通常称“狮子”;古亦作“师子”):狮子舞。狮子搏兔(喻对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,不轻视)。
基本字义
子zǐ(ㄗˇ)
1、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: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
2、植物的果实、种子: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
3、动物的卵:鱼子。蚕子。
4、幼小的,小的: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
5、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:子弹(dàn)。棋子儿。
6、与“母”相对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
7、对人的称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
8、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:孔子。先秦诸子。
9、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: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
10、用于计时: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
11、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:子爵。
12、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: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
13、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:敲了两下子门。
14、姓。
中英翻译
翻译:Leo; lion
Leo*['li:ou]
n. 狮子, 狮子座
lion*['laiәn]
n. 狮子, 狮子(星)座, 国际狮子会会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