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禹余粮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禹余粮』

拼音:yǔ yú liáng

注音:ㄩˇ ㄩˊ ㄌ一ㄤˊ

解释:
1.中药名。又名禹粮石。为一种褐铁矿矿石。性微寒,味甘涩,有涩肠﹑止血功能。相传夏禹治水时弃其余粮于江中,化为此石,故名。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八八引《博物志》。
2.麦门冬的别名。参见"禹葭"。
3.蒒草的别名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释行海.送用上人:「山好真登秦望处,石桥偏拾禹余粮。」
清代.纪昀.乌鲁木齐杂诗之神异 其五:「弱水西流宁到此,荒滩那得禹余粮。」

基本字义

yǔ(ㄩˇ)

1、传说中国夏代的第一个君主,他曾经治过洪水:禹域(指中国的疆域)。

2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余(餘)yú(ㄩˊ)

1、我:“余将老”。

2、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gǔ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
3、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:十余人。

4、后:“劳动之余,欢歌笑语。”

5、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
6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粮(糧)liáng(ㄌ一ㄤˊ)

1、可吃的谷类、豆类等:粮食。粮仓。粮荒。弹尽粮绝。

2、作为农业税的粮食:公粮。钱粮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大禹治水 贡禹弹冠 禹行舜趋 败事有余,成事不足 比下有余 不遗余力 不留余地 残年余力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