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喁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于喁』
拼音:yú yóng
注音:ㄩˊ ㄩㄥˊ
解释:相和之声。
古代诗词
清代.乾隆.题唐岱山水便面:「峰容树态总天真,碧萝苍石归诗料,犹疑谷合籁作时,翏翏于喁号万窍。」
宋代.邓肃.招成老:「万窍于喁北风烈,乌云贴地欲飞雪。」
宋代.邓肃.送李君上洞天:「北风于喁万窍号,落雪纷纷燖鹄毛。」
宋代.方凤.寄柳道传黄晋卿两生:「新秋凉气发,松籁调于喁。」
明代.宋濂.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:「灵功阖辟司至理,于喁徐疾缘天成。」
基本字义
于yú(ㄩˊ)
1、介词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荣誉归于老师”;c.对,如“勤于学习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给,如“问道于盲”;f.自,从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动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
2、后缀(a.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动词后,如“属于未来)。
3、姓。
基本字义
喁yóng(ㄩㄥˊ)
1、〔喁喁〕a.低声,如“喁喁细语”;b.随声附和,如“喁喁相和”;c.众人景仰归向的样子,如“延颈举踵,喁喁然,皆争归义”。
2、鱼口向上,露出水面:“水浊则鱼喁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