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衽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右衽』
拼音:yòu rèn
注音:一ㄡˋ ㄖㄣˋ
解释:
1.古代中原汉族服装衣襟向右,因以"右衽"谓中夏风习。
2.泛指衣襟。
古代诗词
唐代.刘景复.梦为吴泰伯作胜儿歌:「麻衣右衽皆汉民,不省胡法暂蓬勃。」
宋代.刘克庄.凯歌十首呈贾枢使:「公不衮衣假黄钺,吾能右衽更巍冠。」
宋代.曾极.晋元帝庙:「右衽危冠才自保,未能无责敢言功。」
宋代.文彦博.塞下曲 其一:「老上焚庭后,昆邪右衽时。」
明代.唐顺之.喜峰口观三卫贡马:「白狼回右衽,黑水作通衢。」
基本字义
右yòu(一ㄡˋ)
1、面向南时,西的一边,与“左”相对:右手。右边。
2、地理上指西方:山右。江右。
3、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:右倾。右派。右翼。
4、古代称等级高的:右族。右职。无出其右(没有高过它的)。
5、崇尚,重视:“窃以右文兴化,乃致治之所先”。
6、古同“侑”,劝酒,劝食。
7、古同“佑”,帮助,偏袒。
基本字义
衽rèn(ㄖㄣˋ)
1、衣襟:“连衽成帷”。敛衽。
2、衣袖。
3、古代睡觉时用的席子:衽席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