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夷民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夷民』

拼音:yí mín

注音:一ˊ ㄇ一ㄣˊ

解释:
1.谓使度量标准统一﹐民众交易公平。
2.对外国人的泛称。

古代诗词

明代.王绅.读李御史文藁:「蜀道走骢马,夷民瞻绣衣。」
明代.程本立.江头绝句 其十三:「谁似夷民乐,欢呼醉即狂。」
元代.郑元祐.渡江:「总会华夷民阜杂,分徵玉帛使舟飞。」
元代.郑元祐.虚靖天师大道歌:「大道甚夷民自艰,大道甚经民自孱。」
明代.祁顺.薄被吟:「听罢斯言吾大沮,嗟嗟夷民阙摩抚。」

基本字义

yí(一ˊ)

1、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。九夷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

2、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夷杂处(chǔㄔㄨˇ)。

3、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夷。

4、弄平:夷为平地。

5、消灭:夷灭。族夷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

6、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夷”。

7、古代的锄类工具。

8、古同“怡”,喜悦。

9、古同“痍”,创伤。

10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mín(ㄇ一ㄣˊ)

1、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
2、指人或人群:居民。民族。

3、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
4、某族的人:汉民。回民。

5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:农民。渔民。

6、非军事的:民品。民航。

7、同“苠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鄙夷不屑 不夷不惠 匪夷匪惠 匪夷所思 放诸四夷 赴险如夷 出夷入险 河溓海夷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