遗巢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遗巢』
拼音:yí cháo
注音:一ˊ ㄔㄠˊ
解释:指劫后残剩的房舍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王昌龄.失题:「赤风荡中原,烈火无遗巢。」
宋代.赵蕃.感怀五首:「饥乌不得食,拾樵护遗巢。」
宋代.戴栩.题朝爽轩:「惯来幽鸟遗巢在,欲纵香苞和雨寒。」
明代.王越.次韵:「鹊遗巢去鸠争入,蛛曳丝来蝶倒悬。」
明代.湛若水.送许太守琯之兴化:「桥成不自度,鹊去空遗巢。」
基本字义
遗(遺)yí(一ˊ)
1、丢失:遗失。遗落。
2、漏掉:遗忘。遗漏。
3、丢失的东西,漏掉的部分:补遗。路不拾遗。
4、余,留:遗留。遗俗。遗闻。遗址。遗风。遗憾。遗老(a.经历世变的老人;b.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)。
5、死人留下的:遗骨。遗言。遗嘱。
6、不自觉地排泄:遗尿。遗精。
7、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:遗传。
8、抛弃:遗弃。
基本字义
巢cháo(ㄔㄠˊ)
1、鸟搭的窝,亦指蜂、蚁等动物的窝;借指敌人或盗贼的藏身之所:鸟巢。蜂巢。巢窟。匪巢。巢穴。
2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