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野狐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野狐』

拼音:yě hú

注音:一ㄝˇ ㄏㄨˊ

解释:
1.即狐狸。
2.见"野狐禅"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狐泉店前作:「野狐泉上柳花飞,逐水东流便不归。」
宋代.陈与义.题小室:「随意时为师子卧,安心懒作野狐禅。」
宋代.陈人杰.沁园春:「尤奇特,有稼轩一曲,真野狐精。」
唐代.贯休.边上作三首:「见说青冢穴,中有白野狐。」
唐代.贯休.偶作五首:「铜台老树作精魅,金谷野狐多子孙。」

基本字义

yě(一ㄝˇ)

1、郊外,村外:野外。野景。野游。野趣。野餐。野战。四野。郊野。

2、界限,范围:分野。视野。

3、指不当政的地位,与“朝(cháo)”相对:朝野。下野。在野。野史。

4、不讲情理,没有礼貌:野蛮。粗野。

5、巨大而非分的欲望:野心。

6、不受约束:心玩儿野了。

7、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(动物或植物):野生。野兽。野味。野花。野菜。

基本字义

hú(ㄏㄨˊ)

1、哺乳动物的一属,形状略像狼。毛赤黄色,性狡猾多疑,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,乘机逃跑。皮可做衣服(通称“狐狸”):狐臭(腋下臭气)。狐肷(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)。狐疑(多疑)。狐媚(曲意逢迎,投入所好)。狐死首丘(传说狐狸将死,头必向出生的山丘。喻不忘本,亦喻对故乡的思念)。

2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哀鸿遍野 稗官野史 白骨露野 闭壁清野 标枝野鹿 豺狼野心 饿殍遍野 饿莩遍野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