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病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逸病』
拼音:yì bìng
注音:一ˋ ㄅ一ㄥˋ
解释:犹懒病。症状为没精打采,懒洋洋的样子。
古代诗词
清代.沈曾植.止盦相国觞同社诸公于敝斋相国与庸盦尚书诗先成曾植继作 其二:「吾方耽逸病,放意怀与安。」
基本字义
逸yì(一ˋ)
1、跑,逃跑,逃逸。奔逸。
2、散失:逸散。逸史。逸事。逸闻。
3、安闲,安乐:安逸。逸乐(安乐)。以逸待劳。闲情逸致。
4、超过一般:超逸。逸兴(xìng)(超逸豪放的兴致)。逸趣。逸致。逸品(超脱绝俗的艺术品)。逸珠(特异的珍珠,喻人的品德)。
5、隐遁:逸士(隐居之士)。逸民(a.旧时称遁世隐居不做官的人;b.亡国后不在新朝代做官的人,亦作“佚民”)。
6、放任,不受拘束:逸荡。飘逸。骄奢淫逸。
基本字义
病bìng(ㄅ一ㄥˋ)
1、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:疾病。病症。病例。病痛。病情。病源。病愈。病变。病危。病逝。病榻。病残。
2、缺点,错误:语病。通病。弊病。
3、损害,祸害:祸国病民。
4、不满,责备:诟病。
5、烦躁,担忧:“郑人病之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