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思
基本解释
词条:『野思』
拼音:yě sī
注音:一ㄝˇ ㄙㄙㄞ
解释:
1.鄙陋的情思。谦称。
2.闲散自适的心思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渭村雨归:「复兹夕阴起,野思重萧条。」
宋代.黄庭坚.春思:「看云野思乱,遇雨春衫薄。」
唐代.李嘉祐.送严维归越州:「乡心缘绿草,野思看青枫。」
唐代.刘威.早秋游湖上亭:「危亭秋尚早,野思已无穷。」
唐代.刘沧.晚归山居:「寥落霜空木叶稀,初行郊野思依依。」
基本字义
野yě(一ㄝˇ)
1、郊外,村外:野外。野景。野游。野趣。野餐。野战。四野。郊野。
2、界限,范围:分野。视野。
3、指不当政的地位,与“朝(cháo)”相对:朝野。下野。在野。野史。
4、不讲情理,没有礼貌:野蛮。粗野。
5、巨大而非分的欲望:野心。
6、不受约束:心玩儿野了。
7、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(动物或植物):野生。野兽。野味。野花。野菜。
基本字义
思sī(ㄙ)
1、想,考虑,动脑筋: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
2、想念,挂念: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
3、想法: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
4、姓。
其他字义
思sāi(ㄙㄞ)
1、〔于思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思思者如故矣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