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羊舌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羊舌』

拼音:yáng shé

注音:一ㄤˊㄒ一ㄤˊ ㄕㄜˊ

解释:复姓。春秋时晋有羊舌肸。见《左传.襄公十六年》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元稹.感事三首:「为国谋羊舌,从来不为身。」
宋代.苏籀.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:「王公居客右,羊舌偕赵孟。」
宋代.陈杰.故人家:「世绪何妨有凋落,若敖羊舌正堪悲。」
清代.宋琬.写哀:「宗祀哀羊舌,身名笑鼠肝。」
宋代.葛胜仲.题柘城怀古亭:「馀波及羊舌,伯石实首难。」

基本字义

yáng(一ㄤˊ)

1、哺乳动物,反刍类,一般头上有一对角,品种很多:绵羊。黄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肠线。羊肠小道。

2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xiáng(ㄒ一ㄤˊ)

1、古同“祥”,吉祥。

基本字义

shé(ㄕㄜˊ)

1、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、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:舌头。舌耕(a.指读书勤奋;b.旧时学者授徒,依口说谋生,好像农夫耕田得粟)。唇枪舌剑。

2、语言辩论的代称:舌战(激烈议论)。

3、像舌头的东西:帽舌。火舌。

4、铃或释中的锤。

5、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爱礼存羊 饿虎见羊 饿虎扑羊 饿虎攒羊 告朔饩羊 饿虎吞羊 饿虎擒羊 昌歜羊枣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