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板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牙板』
拼音:yá bǎn
注音:一ㄚˊ ㄅㄢˇ
解释:
1.亦作"牙版"。
2.象牙或木制的拍板。歌时击之为节拍。
古代诗词
宋代.晁端礼.绿头鸭/多丽:「碎牙板、烦襟消尽,秋气满庭轩。」
宋代.柳永.凤栖梧:「牙板数敲珠一串,梁尘暗落琉璃盏。」
宋代.刘克庄.满江红:「牙板唱,花裀舞。」
宋代.刘镇2.踏莎行:「白雪歌翻,红牙板促。」
基本字义
牙yá(一ㄚˊ)
1、齿(古代把大齿称为“牙”,现在“牙”是齿的通称,亦称“牙齿”):牙垢。牙龈。牙碜。牙祭。
2、像牙齿形状的东西:抽屉牙子。
3、特指象牙:牙雕。
4、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:牙商。牙行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板(闆)bǎn(ㄅㄢˇ)
1、成片的较硬的物体:案板。板子。木板。板上钉钉。
2、诏书:诏板。
3、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,又指歌唱的节奏:檀板。鼓板。一字一板。荒腔走板。
4、不灵活,少变化:死板。呆板。
5、硬得像板子似的:板结。
6、见“老”字“老板”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