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棕榈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棕榈』

拼音:zōng lǘ

注音:ㄗㄨㄥ ㄌㄩˊ

解释:又称“棕树”。单子叶植物,棕榈科。常绿乔木。树干直立,不分枝。叶大,簇生在茎顶。叶鞘分裂成棕褐色纤维状毛,叫做“棕衣”。棕衣可制绳索、毛刷、地毯、蓑笠、床垫等。树干可作亭柱、栏杆等。叶柄基部棕毛、叶和果实,是传统中药。

精选例句

1、它梦见一棵棕榈,生长在遥远的东方,怀着无法相聚的哀怨,站在灼热的山岩上。
2、我还知道另一次更美妙的开始,少校用纯正的英语说,她轻柔的声音如来自天堂,能让火焰熄灭,钢铁变软,美丽的沙滩,有棕榈树,树上挂着欢迎的横幅;
3、苹果树绝不轻视梨树,棕榈也决不轻视雪松。
4、棕榈树夏初开花,叶间盛开着玉米穗子似的黄色花朵,要是猴子们看见了,一定以为它是玉米。这种黄色花朵过不了多久就会结出一串串淡蓝黑色的球形核果,上有白粉。
5、棕榈树的生命力十分顽强,称得上是经济树种中的老寿星,寿长百岁并不稀罕。每当秋冬时节,别的树叶都发黄凋零,而它却依然披着一身密集油亮得绿叶,终年不败,始终透着生机,透着活泼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:「卢橘子低山雨重,棕榈叶战水风凉。」
唐代.杜甫.枯棕:「蜀门多棕榈,高者十八九。」
唐代.贯休.道中逢乞食老僧:「赤棕榈笠眉毫垂,拄楖栗杖行迟迟。」
唐代.皮日休.冬晓章上人院:「琥珀珠黏行处雪,棕榈帚扫卧来云。」
唐代.王昌龄.题僧房双桐:「棕榈花满院,苔藓入闲房。」

基本字义

zōng(ㄗㄨㄥ)

1、〔棕榈〕常绿乔木,茎直立不分枝,叶大,木材可制器具,通称“棕树”。

2、〔棕毛〕棕榈叶鞘的纤维,简称“棕”,如“棕绳”,“棕绷”,“棕帚”,“棕编”。

3、〔棕熊〕哺乳动物,体大,毛棕褐色。掌和肉可食,皮可制皮褥,胆可入药。亦称“马熊”、“罴”;通称“人熊”。

基本字义

榈(櫚)lǘ(ㄌㄩˊ)

1、〔棕榈〕见“棕”。

2、〔栟(bēn)榈〕见“栟2”。

3、木名,紫红色,似紫檀,有花纹,性坚硬,可做器具或扇骨。亦称“花榈木”、“花梨木”。

中英翻译

翻译:palm; cabbage palm; kitool; kittul

palm*[pɑ:m]
n. 手掌, 棕榈, 胜利
vt. 与...握手, 藏...于掌中
【医】 掌, 棕榈

相关汉字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