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籀文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籀文』

拼音:zhòu wén

注音:ㄓㄡˋ ㄨㄣˊ

解释:我国古代书体的一种。也叫"籀书"﹑"大篆"。因着录于《史籀篇》而得名。字体多重叠。春秋﹑战国间通行于秦国。与篆文近似。今存石鼓文即这种字体的代表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黄庭坚.题刘将军鹅:「箭羽不沾春水,籀文时印平沙。」
唐代.王勃.山居晚眺赠王道士:「斜照移山影,回沙拥籀文。」
宋代.黄庶.拟欧阳舍人古篆:「隶书满纸籀文废,字法破碎失本根。」
宋代.王居安.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:「中有篆籀文,鼎彝间罍洗。」
明代.王叔承.石鼓歌:「周宣昔狩岐阳时,籀文烂漫天王辞。」

近义词:大篆

基本字义

zhòu(ㄓㄡˋ)

1、〔籀文〕古代的一种字体。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,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。亦称“大篆”。

2、阅读:籀读(读书)。籀绎(阅读并理出文章的脉络)。

基本字义

wén(ㄨㄣˊ)

1、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
2、刺画花纹:文身。

3、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
4、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
5、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
6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
7、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
8、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
9、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
10、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
11、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
12、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
13、掩饰:文过饰非。

14、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
15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百代文宗 班马文章 半文半白 半文不白 秉文兼武 秉文经武 博文约礼 表面文章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