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族夷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族夷』

拼音:zú yí

注音:ㄗㄨˊ 一ˊ

解释:族灭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赵希逢.和读汉史:「不学贪生求富贵,族夷身戮恨尤长。」
宋代.谢翱.宋骑吹曲 谕归朝曲第五:「神离魄夺取族夷,功臣效命锡龙旂。」
明代.黎贞.龙溪清隐图为赵小庵题:「淮阴功盖世,不免三族夷。」

基本字义

zú(ㄗㄨˊ)

1、亲属,泛指同姓之亲:族规。族长。家族。

2、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:种族。

3、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,他们有共同的语言、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:民族。

4、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:宗族。氏族。部族。

5、事物有共同属性的一大类:芳香族。

6、封建时代的一种残酷刑罚,一人有罪,把全家或包括母亲、妻家的人都杀死:族灭。

7、聚合,集中:云气不待族而雨。

基本字义

yí(一ˊ)

1、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。九夷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

2、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夷杂处(chǔㄔㄨˇ)。

3、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夷。

4、弄平:夷为平地。

5、消灭:夷灭。族夷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

6、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夷”。

7、古代的锄类工具。

8、古同“怡”,喜悦。

9、古同“痍”,创伤。

10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非我族类 名门旧族 名门世族 名门望族 名门右族 名门大族 毁宗夷族 朋坐族诛

更多汉语词典: 奏告 中非 轴杼 重辜 众窍 周重 崒嵂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