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志操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志操』

拼音:zhì cāo

注音:ㄓˋ ㄘㄠ

解释:志向节操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临淄县主.与独孤穆冥会诗:「丈夫立志操,存没感其情。」
明代.陶安.悼故妻喻氏(壬寅卒于黄州官舍):「夙昔性婉娩,志操仍泠然。」
宋代.宋高宗.文宣王及其弟子赞:「刚毅近仁,志操莫渝。」
宋代.楼钥.送赵子直贰卿帅三山:「建牙帅七闽,人胡为公疑,公今第一流,志操古与期。」
宋代.袁燮.送赵冶晦之:「忆君哦松日,志操已超越。」

基本字义

志(誌)zhì(ㄓˋ)

1、意向:志愿。志气。志趣(志向和兴趣)。志士(有坚决意志和高尚节操的人)。志学。

2、记在心里:志喜。志哀。永志不忘。

3、记载的文字:杂志。志怪(记载怪异的事)。

4、记号:标志。

5、〈方〉称轻重,量长短、多少:志子。用碗志志。

6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cāo(ㄘㄠ)

1、拿,抓在手里:操刀。操觚(手持木简,指写诗作文)。操管(执笔,指写作)。操刀必割(喻不失时机,要当机立断)。

2、控制、掌握:操舟。操纵。

3、从事:操心。操办。操作。操持。操劳。操之过急。

4、体力的锻炼,军事的训练:操练。操场。操演。上操。

5、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:他操一口闽南音。

6、行为,品行:操行。操守。

7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安心定志 傲睨得志 比物此志 兵无斗志 博闻强志 不拔之志 不以辞害志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