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枝头干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枝头干』

拼音:zhī tóu gān

注音:ㄓㄑ一ˊ ㄊㄡˊ˙ㄊㄡ ㄍㄢㄍㄢˋ

解释:
1.没有摘下而在树枝上变干的果子。
2.喻滞留原职,久不升迁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宋齐丘.陪华林园试小妓羯鼓:「掌底轻璁孤鹊噪,枝头干快乱蝉吟。」

基本字义

zhī(ㄓ)

1、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枝。枝干(gàn)。竹枝。节外生枝。枝柯。枝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

2、量词,指杆形的:一枝铅笔。

3、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

其他字义

qí(ㄑ一ˊ)

1、古同“歧”,岔。

基本字义

头(頭)tóu(ㄊㄡˊ)

1、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:头骨。头脑。头脸(①头和脸;②指面貌;③指面子,体面)。头角(jiǎo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

2、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留头。剃头。

3、物体的顶端:山头。笔头。两头尖。

4、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:从头儿说起。头绪。

5、物体的残余部分:布头儿。

6、以前,在前面的:头三天。

7、次序在前,第一:头等。头生。

8、首领:头子。头目。

9、方面:他们是一头的。

10、临,接近:头睡觉先洗脸。

11、量词,多指牲畜:一头牛。

12、表示约计、不定数量的词:三头五百。

13、(tou)名词后缀(①接于名词词根,如“木头”。②接于动词词根,如“念头”。③接于形容词词根,如“甜头儿”)。

14、(tou)方位词后缀(如“上头”。“里头”。“后头”。)

基本字义

干(乾)gān(ㄍㄢ)

1、触犯,冒犯,冲犯:干扰。干涉。干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干霄。

2、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:干禄。干仕。

3、关连,涉及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

4、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:大动干戈。

5、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(亦作编排次序)的十个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:天干。干支。

6、涯岸,水边:“河之干兮”。

7、个数:若干。

8、没有水分或水分少:干燥。干旱。干枯。干柴。豆腐干。

9、枯竭,尽净:干尽。干杯。

10、徒然,白白地:干着急。

11、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,拜认的亲属:干亲。

12、〔干将(jiàng)〕古剑名。

13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干(幹)gàn(ㄍㄢˋ)

1、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躯干。干线。

2、做:干事。说干就干。

3、有才能的,善于办事的:干才。干员。干练。

4、方言,坏、糟:事情要干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傲霜枝 巴高枝儿 巴结高枝 百尺无枝 抱枝拾叶 本枝百世 比目连枝 比翼连枝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