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隆市
基本解释
词条:『基隆市』
拼音:jī lóng shì
注音:ㄐ一 ㄌㄨㄥˊ ㄕˋ
解释:在台湾省本岛北岸。1945年设市。人口348万(1988年)。旧名“鸡笼”,因群山环抱,形似鸡笼得名。又因一年中大部分时间下雨,又有“雨港”之称。是台湾省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。附近产煤,是省内重要的煤炭基地和火力发电中心之一。名胜古迹有基隆公园、云泉寺、月眉山灵泉寺、仙洞岩等。
基本字义
基jī(ㄐ一)
1、建筑物的根脚:基石。基础。奠基。
2、根本的,起始的:基本。基业。基层。基点。基准。
3、根据:基于。
4、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,称作“基”:基团。基态。氨基。羧基。
基本字义
隆lóng(ㄌㄨㄥˊ)
1、盛大,厚,程度深:隆冬。隆重(zhòng)。
2、兴(xīng)盛:兴隆。隆盛(shèng)。
3、高,高起:隆起。隆穹。隆准(高鼻梁)。
4、尊崇:隆师。
5、姓。
基本字义
市shì(ㄕˋ)
1、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:开市。菜市。市井(街,市场)。市曹。市侩(旧指买卖的中间人、唯利是图的奸商;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)。
2、买:市义。市恩(买好,讨好)。
3、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、文化发达的地方:城市。都(dū)市。市镇。
4、一种行政区划,有中央直辖和省(自治区)辖等:北京市。南京市。
5、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:市制。市尺。市斤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