祭文
基本解释
词条:『祭文』
拼音:jì wén
注音:ㄐ一ˋㄓㄞˋ ㄨㄣˊ
解释:祭祀或祭奠时对神或死者朗读的文章。
精选例句
1、曲阜市市长江成诵读了祭孔祭文,“同根一脉,两岸祭孔,共缅先师,追远慎终……”诵读完祭文后,现场参加祭孔人员全部肃立向先师三鞠躬。
2、说真的,祭文大师赖格尔,你那衣服也未免太旧了一点吧。
3、在周瑜柩前,诸葛亮亲自奠酒,跪在地上读祭文,泪如泉涌,悲痛不已,众将均被感动。
4、这就是我们对一个平凡世界的死者所能做的祭文。
5、如悼念死者,可写祭文,可写挽诗,也可写挽联,这说明楹联是文学大家庭中的一员,只是形式独特而已。
古代诗词
唐代.白居易.无题:「伯伦每置随身锸,元亮先为自祭文。」
唐代.刘禹锡.乐:「世上空惊故人少,集中惟觉祭文多。」
宋代.文天祥.古诗十九首:「祭文潜自撰,荷锸伶常醉。」
基本字义
祭jì(ㄐ一ˋ)
1、对死者表示追悼、敬意的仪式:祭奠。祭礼。祭灵。祭典。祭扫。
2、供奉鬼神或祖先:祭祖。祭天。祭祀。祭灶。
3、使用(法宝):祭起一件法宝。
其他字义
祭zhài(ㄓㄞˋ)
1、姓。
基本字义
文wén(ㄨㄣˊ)
1、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文锦。
2、刺画花纹:文身。
3、记录语言的符号:文字。文盲。以文害辞。
4、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文凭。文艺。文体。文典。文苑。文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文采(a.文辞、文艺方面的才华;b.错杂艳丽的色彩)。
5、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:文化。文物。
6、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文。水文。
7、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文。繁文缛节(过多的礼节仪式)。
8、文华辞采,与“质”、“情”相对:文质彬彬。
9、温和:文火。文静。文雅。
10、指非军事的:文职。文治武功(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)。
11、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:文言。文白间杂。
12、专指社会科学:文科。
13、掩饰:文过饰非。
14、量词,指旧时小铜钱:一文不名。
15、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