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焦熬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焦熬』

拼音:jiāo āo

注音:ㄐ一ㄠ ㄠㄠˊ

解释:
1.谓因受熬煎而发焦。形容极为干燥。
2.指受熬煎而变焦发脆之物。参见"焦熬投石"。
3.比喻极端困苦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梅尧臣.孙司谏知邓州:「田野遂焦熬,蒿莱思沃濯。」
宋代.韩淲.八月初七日终夜大雷震雨如倾注风败吾藩篱拔:「今年积秋热,焦熬在郊圻。」
宋代.陈著.送陈笠峰路教之燕:「蕴蓄玉金贲山毛,喷泄云雨苏焦熬。」
宋代.吴潜.晓儿辈:「诸儿怜我太焦熬,我把真机告汝曹。」
宋代.徐梦发.龟山祷雨:「久困焦熬里,持香谒二禅。」

基本字义

jiāo(ㄐ一ㄠ)

1、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、发脆:烧焦。焦土。焦头烂额。

2、烦躁,着急:焦急。焦虑。焦灼。焦躁不安。

3、酥,脆:焦脆。焦枣。

4、喻干燥到极点:唇焦口燥。焦枯。焦裂。焦渴。

5、一种质硬、多孔、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:焦炭。焦煤。焦炼。

6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āo(ㄠ)

1、烹调方法,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:熬白菜。

其他字义

áo(ㄠˊ)

1、久煮:熬粥。熬药。

2、忍受,耐苦支持:煎熬。熬夜。熬炼。

3、古同“嗷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鬼烂神焦 管秃唇焦 雕虎焦原 唇焦口燥 唇焦舌敝 黄天焦日 劳身焦思 劳心焦思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