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劫烧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劫烧』

拼音:jié shāo

注音:ㄐ一ㄝˊ ㄕㄠ

解释:
1.亦作"劫烧"。
2.佛教谓世界毁灭时大火燃烧至二禅天。

古代诗词

元代.张宪.黄天荡:「昆明劫烧成灰火,临平葑湖拨不开。」
明代.楚石梵琦.怀净土百韵诗:「几番经劫烧,四海变耕桑。」
宋代.杨亿.表玄师归缙云有怀故雄阇黎成转韵六十四句:「劫烧虽洞然,龙华决同遇。」
宋代.张祁.游钟阜呈同集诸公:「向来劫烧灰,旧观初未还。」
元代.吴景奎.钱唐三茅观古梅五代时所植至正辛巳燬于火次韵:「劫烧忽收香影去,孤根犹抱橛株存。」

基本字义

jié(ㄐ一ㄝˊ)

1、强取,掠夺:劫掠。洗劫。劫道。劫富济贫。

2、威逼,胁制:劫持(要挟,挟持)。劫制。

3、灾难:劫数(shù)(佛教指注定的灾难)。劫难(nàn)。浩劫(大灾难)。遭劫。劫后余生。

基本字义

烧(燒)shāo(ㄕㄠ)

1、使东西着火:焚烧。燃烧。烧灼。烧毁。

2、用火或发热的东西使物品受热起变化:烧水。烧饭。烧砖。烧焊。烧蓝。烧料。

3、一种烹饪方法:烧茄子。烧鸡。

4、体温增高:发烧。退烧。

5、经烘烤制成的饼:烧饼。火烧。

6、一种烈性白酒:烧酒。高粱烧。

7、过多的肥料使植物枯萎、死亡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巴巴劫劫 打家劫盗 打家劫舍 趁火打劫 趁火抢劫 趁哄打劫 乘机打劫 劫后余生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