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荆山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荆山』

拼音:jīng shān

注音:ㄐ一ㄥ ㄕㄢ

解释:
1.山名。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。漳水发源于此。山有抱玉岩,传为楚人卞和得璞处。
2.山名。在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南。相传禹铸鼎于此。
3.山名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县阌乡南。相传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此。亦名覆釜山。
4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怀远县西南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和《大嘴乌》:「弦续会稽竹,丸铸荆山铜。」
南北朝.鲍照.代阳春登荆山行:「旦登荆山头。」
宋代.陈与义.偶成古调十六韵上呈判府兼赠刘兴州:「坐令郑玄牛,亦抱荆山玉。」
唐代.曹松.巫峡:「应是荆山留不住,至今犹得睹芳尘。」
元代.程文海.摸鱼儿 次韵谢张古愚:「金台早集荆山凤,声振一庭?鹭。」

基本字义

jīng(ㄐ一ㄥ)

1、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蓝紫色小花,枝条可编筐篮等(亦称“楚”):紫荆。荆条。荆棘。披荆斩棘。

2、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:负荆请罪。

3、中国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时楚国别称:荆州。荆璞(喻美质、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

4、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:拙荆。山荆。荆妻。

5、姓。

基本字义

shān(ㄕㄢ)

1、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峦。山川。山路。山头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来风满楼(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)。

2、形状像山的:山墙(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。亦称“房山”)。

3、形容大声:山响。山呼万岁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班荆道故 班荆道旧 布裙荆钗 钗荆裙布 地棘天荆 负荆请罪 负荆谢罪 满目荆榛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