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策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警策』
拼音:jǐng cè
注音:ㄐ一ㄥˇ ㄘㄜˋ
解释:
1.用鞭子赶马。引申为教训督促,使之上进:时常用老师的教导警策自己。
2.形容文句精练扼要,含义深刻:立片言而居要,乃一篇之警策。
古代诗词
唐代.杜甫.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:「尚怜诗警策,犹记酒颠狂。」
宋代.刘克庄.木兰花慢:「笑量窄才悭,卷无警策,杯有留残。」
宋代.叶适.题贾俨不忘室:「中夜再三叹,警策自诋诃。」
宋代.刘克庄.明道祠满:「清狂畴昔有三藁,警策即今无一联。」
宋代.吕公著.和王安之六老诗:「追游共喜清平久,唱和争寻警策忙。」
基本字义
警jǐng(ㄐ一ㄥˇ)
1、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,戒备,告诫:警卫。警世。警告。警戒。警备。警惕。警省(xǐng)(警惕醒悟)。
2、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:警号。警报。警钟。
3、感觉敏锐,见解独到:警句。警觉(jué)。机警。
4、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:警察。警士。
基本字义
策cè(ㄘㄜˋ)
1、古代的一种马鞭子,头上有尖刺。
2、鞭打:策马。鞭策。
3、激励,促进:策动。策勉。
4、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:简策。
5、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、授爵或免官:策命。策免。策封。
6、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:策论。策问。
7、杖:策杖。
8、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,形状与“筹”相似。
9、计谋,主意,办法:上策。献策。决策。政策。策划。束手无策。
10、书法用字名称,指仰横。
11、姓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