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南派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南派』

拼音:nán pài

注音:ㄋㄢˊㄋㄚ ㄆㄞˋ

解释:指书法中的南派。详"南北书派"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吴感.如归亭:「五柳门南派水东,水边亭上兴无穷。」
宋代.岳珂.发排湾过小孤彭郎祠下遂宿马当:「西从岷峨暨睢漳,南派五湖通三湘。」
宋代.曾丰.癸丑秋游疏山首坐玑上人以其尝在五羊相识求:「何从南派出,而过北宗来。」
明代.沈周.流波馆为史德徵赋:「罂湖南派分两泺,翠阜浸波双朵落。」

基本字义

nán(ㄋㄢˊ)

1、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

2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nā(ㄋㄚ)

1、〔南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弥陀佛”、“南南观世音菩萨”。

基本字义

pài(ㄆㄞˋ)

1、水的支流:九派(指长江支流之多)。

2、一个系统的分支:派系。派别。派性。党派。

3、作风,风度:正派。气派。派势。派头。

4、分配,指定:派赴。派驻。派遣。委派。

5、指摘:派不是。

6、量词(①用于派别,如“两派的意见争论不休”;②用于景色、气象、语言等,前面用“一”字,如“一派胡言”、“好一派北国风光”)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北门南牙 北辙南辕 大江南北 东西南北 闯南走北 东西南北客 地北天南 福齐南山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