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南竹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南竹』

拼音:nán zhú

注音:ㄋㄢˊㄋㄚ ㄓㄨˊ

解释:
1.南山的竹子。借指竹简。
2.即毛竹。竹的一种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陈与义.对酒:「笑抚江南竹根枕,一樽呼起鼻中雷。」
宋代.陆游.夜坐:「风号东北河冰合,月落西南竹影长。」
宋代.王安石.寄题杭州明庆院修广师明碧轩:「明碧轩南竹数丛,别来江外几秋风。」
宋代.王琪.望江南/忆江南:「江南竹,清润绝纤埃。」
南北朝.庾信.镜诗:「试挂淮南竹。」

基本字义

nán(ㄋㄢˊ)

1、方向,早晨面对太阳,右手的一边,与“北”相对:南北。南方。南面。南国(指中国南部)。南陲(南部边疆)。南极。南半球。

2、姓。

其他字义

nā(ㄋㄚ)

1、〔南无(mó)〕佛教用语,意思是合掌稽首,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,常加于佛、菩萨名的前面,如“南南阿弥陀佛”、“南南观世音菩萨”。

基本字义

zhú(ㄓㄨˊ)

1、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

2、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

3、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北门南牙 北辙南辕 大江南北 东西南北 闯南走北 东西南北客 地北天南 福齐南山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