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泥龙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泥龙』

拼音:ní lóng

注音:ㄋ一ˊㄋ一ˋ ㄌㄨㄥˊ

解释:
1.泥塑龙像。古人用以祈雨。
2.喻无用之物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卢仝.冬行三首:「污泥龙王宫,恐获不敬罪。」
南北朝.庾信.喜晴诗:「弥欲弃泥龙。」
宋代.宋庠.新晴:「灰月收全晕,泥龙落故鳞。」
宋代.陆文圭.苦雨:「蛙声只在墙根草,欲怪泥龙不久蟠。」
宋代.刘克庄.杂兴十首:「日祷泥龙晴自若,昼骑秧马夕方还。」

基本字义

ní(ㄋ一ˊ)

1、土和水合成的东西:泥巴。泥垢。泥浆。泥煤。泥淖(泥污的洼地)。泥泞。泥洼。

2、像泥的东西:枣泥。山药泥。印泥(盖图章用的印色)。蒜泥。

其他字义

nì(ㄋ一ˋ)

1、涂抹:泥墙。泥缝儿(fèngr)。

2、固执,死板:拘泥。泥古(拘泥古代的制度和说法,不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)。泥守。

基本字义

龙(龍)lóng(ㄌㄨㄥˊ)

1、传说中的一种长形、有鳞、有角的神异动物,能走,能飞,能游泳,能兴云作雨:龙舟。龙灯。龙宫。龙驹(骏马,喻才华出众的少年)。画龙点睛。龙蟠虎踞。

2、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:恐龙。

3、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,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:龙颜。龙体。龙袍。

4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带水拖泥 禅絮沾泥 乘云行泥 趁水和泥 出云入泥 出污泥而不染 出淤泥而不染 和稀泥

更多汉语词典: 蒲璧 脑户 平旷 偏好 年菜 喷火 蒲草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