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闽
基本解释
词条:『七闽』
拼音:qī mǐn
注音:ㄑ一 ㄇ一ㄣˇ
解释: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的闽人,因分为七族,故称。《周礼.夏官.职方氏》:"辨其邦国﹑都﹑鄙﹑四夷﹑八蛮﹑七闽﹑九貉﹑五戎﹑六狄之人民。"贾公彦疏:"叔熊居濮如蛮,后子从分为七种,故谓之七闽。"后称福建省为闽或七闽。
古代诗词
宋代.黄庭坚.次韵吴可权题余干县白云亭:「吴侯七闽英,宰县有真趣。」
宋代.黄庭坚.南安岩主定应大师真赞:「七闽香光,家以为祖。」
宋代.黄庭坚.文安国挽词二首:「七闽家举子,百粤海还珠。」
宋代.苏轼.虔州八境图八首:「东望七闽,南望五岭,览群山之参差,俯章贡之奔流,云烟出没,草木蕃丽,邑屋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」
宋代.苏轼.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:「空使吴儿怨不留,青山漫漫七闽路。」
基本字义
七qī(ㄑ一)
1、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2、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3、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基本字义
闽(閩)mǐn(ㄇ一ㄣˇ)
1、中国福建省的别称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