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欹案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欹案』

拼音:qī àn

注音:ㄑ一 ㄢˋ

解释:
1.即懒架。读书时用来托书的架。南朝梁刘孝绰《<昭明太子集>》:"临书幌而不休﹐对欹案而忘怠。"元陆友《研北杂志》卷下:"曹公作欹案﹐卧视书﹐周美成又谓之倚书床。"一说为卧具的一种﹐如今之躺椅。参见"欹床"。
2.斜靠床椅。
3.谓披览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李世民.帝京篇十首:「对此乃淹留,欹案观坟典。」
清代.陈恭尹.献大司马制府吴公一百韵:「欹案看书卧,颓颜揽镜皴。」
清代.陈子升.感秋四十首 其七:「中林行命酒,欹案坐观书。」
清代.陈子升.己亥岁暮:「衡门细雨淹三径,欹案隆寒对一编。」
清代.李良年.珍珠帘 登汲古閤赠黼季:「欹案隐囊边,恼杀丹黄手。」

基本字义

qī(ㄑ一)

1、古同“攲”:“吾闻宥坐之器者,虚则欹。”

基本字义

àn(ㄢˋ)

1、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:案子。案板。书案。条案。拍案而起。

2、提出计划、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:档案。备案。议案。提案。方案。有案可查。案卷。案牍。

3、事件,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:惨案。血案。案件。案例。案犯。破案。

4、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:举案齐眉(形容夫妻相敬)。

5、同“按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欹嵚历落 案兵束甲 案牍劳形 案牍之劳 案堵如故 案甲休兵 案剑瞋目 案无留牍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