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旗旛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旗旛』

拼音:qí fān

注音:ㄑ一ˊ ㄈㄢ

解释:
1.亦作"旗幡"。
2.旌旗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梅尧臣.送公仪龙图知杭州:「太守暮还府,灯烛照旗旛。」
宋代.杨蟠.次韵奉酬:「相思未免还相挑,莫竖旗旛却诈降。」
宋代.范成大.残夜至峰顶上:「大星与之俱,晓色明旗旛。」
宋代.刘宰.怀茅山寄句容江大夫:「咸阳贵公卿,高门拥旗旛。」
宋代.洪咨夔.元寂宫生祠行:「裳佩丹青杂璆琳,旗旛绣采薰甲沉。」

基本字义

qí(ㄑ一ˊ)

1、用布、纸、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,多是长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帜。旗号。旗舰。旗手。

2、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汉军八旗),特指属于满族的:旗人(满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

3、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,相当于县。

基本字义

fān(ㄈㄢ)

1、同“幡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拔旗易帜 别树一旗 大张旗鼓 鼓馁旗靡 鼓旗相当 扯顺风旗 扯旗放炮 扯鼓夺旗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