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沤麻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沤麻』

拼音:òu má

注音:ㄡˋ ㄇㄚˊ

解释:
1.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,使之自然发酵,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。
2.《晋书.石勒载记下》:"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。既至,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,语及平生。初,勒与李阳邻居,岁常争麻池,迭相驱击。至是,谓父老曰:'李阳,壮士也,何以不来?沤麻是布衣之恨,孤方崇信于天下,宁雠匹夫乎!'乃使召阳。既至,勒与酣谑,引阳臂笑曰:'孤往日厌卿老拳,卿亦饱孤毒手。'因赐甲第一区,拜参军都尉。"后因以为争斗之典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闲坐:「沤麻池水里,晒枣日阳中。」
先秦.诗经.东门之池:「东门之池,可以沤麻。」
唐代.祖咏.归汝坟山庄留别卢象:「沤麻入南涧,刈麦向东菑。」
明代.唐寅.江南农事图:「四月江南农事兴,沤麻浸谷有常程。」
唐代.王炎.至灌溪予瑰老二首:「莫道沤麻池水浅,千寻飞瀑吼春雷。」

基本字义

沤(漚)òu(ㄡˋ)

1、长时间地浸泡:沤麻。

其他字义

沤(漚)ōu(ㄡ)

1、水泡:浮沤。

基本字义

má(ㄇㄚˊ)

1、草本植物,种类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苎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亚麻”等。茎皮纤维通常亦称“麻”,可制绳索、织布:麻布。麻衣。麻袋。麻绳。麻纺。

2、指“芝麻”:麻酱。麻油。

3、像腿、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:脚麻了。

4、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:麻痹。麻醉。麻木不仁。

5、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:麻子。

6、带细碎斑点的:麻雀。麻蝇。

7、喻纷乱:麻乱。麻沸。

8、姓。

中英翻译

翻译:retting

retting*['retiŋ]
n. 沤麻
【机】 沤解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沤珠槿艳 沤浮泡影 沤沫槿艳 闭塞眼睛捉麻雀 纷乱如麻 陈谷子烂芝麻 顶针续麻 骨软筋麻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