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楷隶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楷隶』

拼音:kǎi lì

注音:ㄎㄞˇㄐ一ㄝ ㄌ一ˋ

解释:
1.指隶书。汉魏时以隶书为楷法,故称。
2.楷书与隶书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王禹偁.谢宣赐御草书急就章并朱邸旧集歌:「大篆小篆八分体,楷隶章草何纷纭。」
宋代.岳珂.米元章书简帖赞:「中世而后,虽经生楷隶,犹得以扬镳而鸣鞭。」
元代.郝经.怀素青帘斗将二帖歌:「为说草书秦汉间,变出楷隶盖有由。」
清代.郑孝胥.题陶斋所藏瘗鹤命水拓本:「君谟老眼有微言,指出隋贤参楷隶。」

基本字义

kǎi(ㄎㄞˇ)

1、法式,模范:楷模。楷范。楷则。楷式。

2、汉字的一种书体:楷书。正楷。小楷。楷体。

其他字义

jiē(ㄐ一ㄝ)

1、落叶乔木,木材可制器具,种子可榨油,树皮和叶子可制栲胶。亦称“黄连木”。

基本字义

隶(隸)lì(ㄌ一ˋ)

1、附属,属于:隶属。配隶(从属)。直隶中央。

2、封建时代的衙役:隶卒。皂隶。徒隶。

3、旧时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隶。隶仆。

4、隶书,汉字的一种书体,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:隶书。隶字。汉隶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奉为楷模 蝇头小楷 一代楷模 贩夫皂隶 严家饿隶

更多汉语词典: 苦战 扣剑 靠山 客军 客满 考官 坎离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