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荼
基本解释
词条:『苦荼』
拼音:kǔ tú
注音:ㄎㄨˇ ㄊㄨˊ
解释:
1.指茶。
2.苦菜。
古代诗词
宋代.苏轼.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:「周诗记苦荼,茗饮出近世。」
宋代.邵桂子.疏屋诗为曹云西作:「酸浆辣苫,甘荠苦荼。」
宋代.郭印.王夫人挽词:「苦荼独御安天命,曒日同归信誓言。」
宋代.谢薖.煎罂粟汤二首 其二:「松黄浮椀色蒸栗,初味馀甘如苦荼。」
明代.谢迁.雪湖和章叠至家僮递诗往来颇废农业戏用前韵嘲之:「草根木叶俱充肠,谁信苦荼甘比蔗。」
基本字义
苦kǔ(ㄎㄨˇ)
1、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,与“甘”相对:甘苦。苦胆。苦瓜。
2、感觉难受的:苦境。苦海(原为佛教用语,后喻很苦的环境)。苦闷。含辛茹苦。吃苦耐劳。苦恼。
3、为某种事所苦:苦雨。苦旱。苦夏。苦于(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;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)。
4、有耐心地,尽力地:苦劝。苦口婆心。刻苦。苦心孤诣。
5、使受苦:那件事可苦了你啦!
基本字义
荼tú(ㄊㄨˊ)
1、古书上说的一种苦菜:荼毒(“荼”是苦菜,“毒”指毒虫毒蛇之类,喻毒害,如“荼荼生灵”)。
2、古书上指茅草的白花:如火如荼。
3、古同“涂”,涂炭。
相关汉字
相关成语
推荐在线工具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