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枯枿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枯枿』

拼音:kū niè

注音:ㄎㄨ ㄋ一ㄝˋ

解释:
1.枯枝,枯株。
2.犹枯萎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陆龟蒙.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:「愁鸱占枯枿,野鼠趋前楹。」
唐代.陆龟蒙.奉和袭美新秋言怀三十韵次韵:「白菌盈枯枿,黄精满绿筲。」
宋代.苏轼.再和:「谁惜异材蒙径寸,自惭枯枿借凌霄。」
宋代.苏轼.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:「且当付造物,未易料枯枿。」
唐代.喻凫.宿石窟寺:「野鹤立枯枿,天龙吟净潭。」

基本字义

kū(ㄎㄨ)

1、失去水分,水全没有了:干枯。枯萎。枯槁。枯荣。枯鱼衔索(串在绳索上的干鱼,形容存日不多)。

2、没趣味,无生趣:枯燥。枯肠(喻枯涩贫乏的思路)。

基本字义

niè(ㄋ一ㄝˋ)

1、古同“蘖”(a.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,如“山无槎枿。”b.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,如“今洲上犹有陈根余枿。”)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熬枯受淡 功成骨枯 根朽枝枯 焚枯食淡 成败荣枯 得失荣枯 摧枯拉朽 摧枯折腐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