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愧怍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愧怍』

拼音:kuì zuò

注音:ㄎㄨㄟˋ ㄗㄨㄛˋㄓㄚˋ

解释:〈书〉惭愧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陆游.病中作:「但能无愧怍,天地本来公。」
宋代.陆游.对食戏作:「但使胸中无愧怍,一餐美敌紫驼峰。」
宋代.陆游.庚申元日口号:「造物要教无愧怍,一身温饱出耕桑。」
宋代.陆游.家居自戒:「平居少愧怍,动以直自遂;虽堕虎兕群,我已无死地。」
宋代.陆游.戏作野兴:「心惟无愧怍,身取不饥寒。」

基本字义

kuì(ㄎㄨㄟˋ)

1、羞惭:羞愧。惭愧。愧色。愧怍(惭愧)。愧疚。愧赧(因羞愧而脸红)。愧悔。问心无愧。

基本字义

zuò(ㄗㄨㄛˋ)

1、惭愧:惭怍。愧怍。仰不愧于天,俯不怍于人。

2、(脸色)改变:“将即席,容毋怍。”

其他字义

zhà(ㄓㄚˋ)

1、〔㤉(yá)怍〕心多奸诈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不愧不作 不愧不怍 不愧屋漏 不愧下学 当之有愧 当之无愧 妒富愧贫 俯仰无愧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