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刳肠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刳肠』

拼音:kū cháng

注音:ㄎㄨ ㄔㄤˊ

解释:剖腹摘肠。

古代诗词

唐代.白居易.答《桐花》:「老龟被刳肠,不如无神灵。」
唐代.白居易.放言五首 并序:「龟灵未免刳肠患,马失应无折足忧。」
宋代.黄庭坚.梦中和觞字韵:「一邱一壑可曳尾,三沐三舋取刳肠。」
宋代.陆游.冬夕:「千金空市骨,三沐竟刳肠。」
唐代.李贺.舞曲歌辞·公莫舞歌:「汉王今日须秦印,绝膑刳肠臣不论。」

基本字义

kū(ㄎㄨ)

1、从中间破开再挖空:刳木为舟。刳心(道教指澄清内心的杂念)。

基本字义

肠(腸)cháng(ㄔㄤˊ)

1、人或动物内脏之一,呈长管形,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,分“大肠”、“小肠”等部:肠子。肠衣。肝肠寸断。羊肠小道。脑满肠肥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刿心刳腹 刿心刳肺 破脑刳心 刳胎杀夭 刳肝沥胆 刳脂剔膏 刳胎焚夭 熬肠刮肚

更多汉语词典: 空尽 可不 壳子 窠窠 颏颔 孔门 枯偃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2003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