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兀突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兀突』

拼音:wù tū

注音:ㄨˋ ㄊㄨ

解释:
1.高耸突出貌。
2.突然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卫宗武.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:「重来丙舍岁三易,翠巘插队空仍兀突。」
宋代.王奕.和元遗山太山古句:「安得铁柄帚,埽尽兀突堆。」
明代.胡应麟.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赣:「白岳崚嶒带雨寒,苍岩兀突齐云立。」
明代.虞堪.海上丹房联句:「鳌戴涌兀突,鲸奔触喧轰。」
明代.欧必元.游仙诗五首 其四:「上界覆青莲,峰峦多兀突。」

基本字义

wù(ㄨˋ)

1、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兀鹫。“蜀山兀,阿房出。”

2、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兀。

3、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兀那。兀的(dì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
基本字义

tū(ㄊㄨ)

1、忽然:突然。突现。突发。突变。突如其来。异军突起。突兀。

2、超出,冲破,猛冲:突破。突围。突出。

3、烟囱:曲突徙薪。灶突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兀兀穷年 陶陶兀兀 风云突变 蜂合豕突 东冲西突 狼奔豕突 狼突豕窜 狼突鸱张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