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语词典

蜗跧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蜗跧』

拼音:wō quán

注音:ㄨㄛ ㄑㄨㄢˊ

解释:谓如蜗牛般蜷伏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叶林.石室洞:「谁骑仙鹿去,我笑国蜗跧。」
宋代.孙觌.再过天长寺二首 其一:「鲸怒四海斗,蜗跧一身藏。」
宋代.孙觌.疏山寺次白文林韵三首 其三:「蚁斗已空遗垤在,蜗跧终恋故庐深。」
宋代.方回.寄题婺源戴氏苍山歌:「题诗寄往聊想像,我有把茅独蜗跧。」

基本字义

蜗(蝸)wō(ㄨㄛ)

1、〔蜗牛〕软体动物,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,头部有两对触角。吃嫩叶,对农作物有害。某些种类可供食用。

2、〔蜗居〕喻窄小的住所。

3、〔蜗螺〕软体动物,壳如笋状,螺层长,壳顶尖,生活于湖池中。

4、〔蜗蠃〕软体动物,壳淡玳瑁色,壳口边缘略翻出,生活于湖溪中。亦称“螺蛳”。

基本字义

quán(ㄑㄨㄢˊ)

1、古同“蜷”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蜗角斗争 蜗角之争 蜗角蝇头 蜗名蝇利 蜗名微利 蜗行牛步 蜗角虚名 鼠腹蜗肠


联系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4 福建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6016369号 闽公安备35050302000601号